OpenGL的历史发展步履蹒跚,每次版本升级带来的新技术较少,更多的是对既有功能的改进。1992年7月,SGI公司推出了OpenGL 1.0,与微软合作的Windows NT版本随之出现,让大型3D图形软件能在普通计算机上运行。1995年,1.1版本的发布提升了性能,并增添了打印机支持、元文件集成、顶点数组新特性以及纹理优化等功能。OpenGL 1.5引入了“OpenGL Shading Language”,为2.0版本的底层核心,扩展了着色对象和着色技术。然而,2.0版本的主要制定者不再是SGI,而是3Dlabs在ARB中的主导地位逐渐显现。2.0版本的目标是保持与旧版本的兼容性,并与DirectX在顶点、像素和内存管理上保持平衡,其构建基于1.3版本的功能及新兼容功能,旨在简化之前的扩展指令集,提升硬件编程能力的整合性。然而,尽管3Dlabs推出了OpenGL 2.0,但面对DirectX的不断进步,OpenGL的优势似乎正在减弱。尽管2.0版引入了可编程单元的设计,但厂商和用户的接受度不高,OpenGL的未来前景似乎有些不明朗。